「2024全球繁荣峰会」全球领袖专家深度交流 奠定香港民间外交地位(之一)

返回

2024 年 05 月 14 日

(香港,2024年5月14日)「2024 全球繁荣峰会」今天(14日)假香港富丽敦海洋公园酒店举行。 峰会邀请了国际上不同领域的领袖和专家翘楚作深度交流,探讨影响全球繁荣最迫切的议题,为全球未来发展开拓新里程。峰会旨在善用香港「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发挥香港作为国家对外的中介人角色,希望促进民间外交。


今天早上,峰会发起人之一叶刘淑仪女士致欢迎辞揭开序幕。


叶太提到,「我们之所以举办全球繁荣峰会,是因为繁荣对我们的未来至关重要,然而,环球各国对促进全球共同繁荣上并未有明显的举措,但影响繁荣发展的不同威胁已迫在眉睫。大国为了巩固自身的全球主导地位,不惜以增加关税、金融制裁和出口管制等保护主义政策,来遏制发展中国家获取先进技术。这使世界各国分裂成对立的地缘政治群组。」


「过去数十年来,让数以亿计的人摆脱贫困的自由贸易和投资环境似乎已经成为过去。 今年将有64个国家举行选举,加上欧盟的选举,这将影响到全球49%的人口。而这些对人类未来至关重要的选举,似乎政治的影响已凌驾于经济之上。此外,两极化和政治暴力已明显地不断加剧,更遑论乌克兰和中东正在发生极其危急的战争了。香港是个细小而开放的经济体,面对国际性风险的程度很高,惟我们敢于促进共识,以助解决问题。」


「是以这次峰会,我们拟定了五个影响全球繁荣最迫切的议题进行讨论,从大国竞争到去全球化、国家安全问题,以及在科技发展和应对气候变迁方面加强合作的必要性。我相信在这么多才华横溢的讲者和经验丰富的主持人的研讨后,大家将会度过令人鼓舞而又富有成效的一天。」叶太总结道。


峰会「专题一」以「全球化与去全球化」为主题,桑晓霓女士(Henny Sender,前纽约贝莱德集团董事总经理、Apsara Advisory创始人)担任主持人,讲者包括阿马特先生(Iñaki Amate,香港欧洲商会主席)、史蒂夫. 汉克教授(Steve Hanke,约翰斯. 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经济学教授,应用经济学研究所、全球卫生研究所和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商业企业研究联合主任)(线上参会)、李世默博士(成为资本董事长及管理合伙人)及许利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兼亚太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


主持人桑晓霓女士强调扭转去全球化或反全球化趋势的重要性,并与观众互动,了解他们是否认为反全球化趋势是可以扭转的。


阿马特先生提到,过往公司只关注销售和股东的盈利,而在过去十年,这情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时至今日,股东们更加仔细关注私营企业的组织和公司「能为社区带来甚麽不同」。他指出,欧洲的机构正在努力将最佳做法引入到香港。他以西班牙政府解决青年高失业率问题作为例子,建议香港特区政府可从如何鼓励企业为香港带来更多元化的方向入手,以吸引人才。


李世默博士指出,虽然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总产值,加起来比美国、德国和日本的总和还要多,但(中国的)工业产能增加值仍然相对较低,只有约12%。他续指,在1960和1970年代,当美国处于工业强国的鼎盛时期,其工业产能增加值约占30-40%。若中国要继续发展,并提高人均本地生产总值,就必须缩小这30%的差距。


接着,李世默博士再以苹果公司在中国内地生产iPhone手机为例,说明苹果同时间亦扩大了旗下产品在国内的需求。如今,中国内地消费者的市占率已从十年前的3.5%增至现时的26%。


線上參會的史蒂夫.漢克教授首先展示Architect of Prosperity: Sir John Cowperthwaite and the Making of Hong Kong一書,分享了過往繁荣的五個支柱,即:「輕稅收、小政府、穩定的貨幣、明智的監管和自由貿易」。他補充說,香港「如此繁榮」是因為她「始於五大支柱」。


在谈到美国政府向台积电和英特尔(Intel)提供的 145 亿美元补贴时,史蒂夫. 汉克教授指该工厂是位于亚利桑那州,而那是依赖科罗拉多河和绿河水源的干旱州份。所谓的缺水是因为州政府实际上将大部分水都分配作农业用途,而用于非农业用途的水则非常少。


许利平教授则指出,随着东盟在全球治理当中发挥越见积极和突出的作用,许利平教授重申,东盟和香港对区域和平、稳定、繁荣和发展方面均有着共同愿景,而香港将凭着其独特优势,包括地理、人才储备和自身的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继续成为中国参与全球事务的关键渠道和门户。


在小组讨论的尾声,李世默博士表示我们不能回到过去,「我们必须向前...... 我们现正经历的是去全球化的过程...... 以及,我们如何再全球化」,并补充「再全球化后的世界将与上一个的全球化世界截然不同」。


「专题二」由叶刘淑仪议员(大紫荆勋贤,GBS,JP,香港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召集人、汇贤智库主席)担任主持人,与黄平教授(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及唐伟康大使(Kurt Tong,美商亚洲集团管理合伙人)两位讲者,一起讨论「泛安全化的风险及对发展的影响」。


叶太提到很多国家都关注国家安全,并向唐伟康大使提问,「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曾说,美国并不寻求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而是希望建立『小院高墙』,你认为可行吗? 随着受到制裁的中国实体增加,越来越多美国盟友被禁止向中国出口敏感技术,令「小院高墙」涵盖范围似乎不断扩大。 许多美国的科技企业,比如苹果(Apple)、英伟达(Nvidia)和Tesla,皆与中国有很多业务往来,最终会否损害美国企业和其他美国盟友的业务?」


唐伟康大使回应指,美国国内对中国存在不信任的气氛和整体竞争意识。他指出美国国内推动的方向是要聚焦在「小院高墙」里的「小院」,或超出私营企业所愿意看见的程度」,但「美国企业和美国政府之间正进行积极对话,尝试阻止『小院』大得犹如一个哥尔夫球场」。


唐伟康大使就科技武器化趋势作回应,指如果质疑所有产品都被视为军民两用,国际贸易将不复存在。但清晰分辨民用及用于国家安全的产品过程复杂,他认为中美双方正尝试通过交流管控相关过程,但预料问题无法轻易解决。他亦重申全球化对美国经济构成潜在影响,特别是大部分产品是由中国涌入。


接着叶太问到香港可以做些什么,以缓和中美关系的紧张气氛,寻求稳定局势。 唐伟康大使认为,正如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晚(13日)谈到,香港是「世界的超级连系人」,他同时提出一些具体例子,包括:重开香港直飞华盛顿的航班、「为香港人前往美国寻找更多的机会,让美国人通过这些交流了解香港」,通过往对话交流使香港「重建那些仍然存在的桥梁」,以及强化这些桥梁,将其变得更加牢固。


叶太提出中国被一些人视为威胁,黄平教授回应时强调分享发展机遇及建立联系的重要性,应置于断绝联系、脱钩或所谓「去风险」之上。他认为,在中美关系中,地缘政治和政治因素不应成为焦点,以避免技术和贸易被武器化。


黄平教授回顾了1990年代的经验,当时中国的战略重点是「竞合」,即结合竞争和合作。 他敦促美国从19世纪的零和游戏思维走向合作。


对于叶太指(双方)在人工智能治理和气候变化等领域上有潜在的合作机会,黄平教授强调,香港无论在中国、在世界而言,都是一个独特的城市。 香港不仅是中国与美国之间,亦是中国与其他西方和非西方国家之间的桥梁,更可以作为接触平台,在缩小(各方之间)的差距上发挥作用。


峰会专题三的题目是科学技术合作和人类未来。主持人由叶玉如教授(SBS,BBS,MH,JP,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担任,四位讲者分别是罗杰. 大卫. 科恩伯格教授(Roger D. Kornberg,史丹福大学温泽医学教授、医学院结构生物学教授、2006年诺贝尔奖得主)、迈克尔. 斯宾塞博士(Michael Spence,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校长兼教务长)、王晓东教授(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资深研究员),以及姚期智教授(图灵奖得主、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上海期智研究院院长)。


叶玉如教授向小组成员提问:「观乎目前全球社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各位能否分享一下,国际社会应该在哪些关键领域上合作,以促进科学硏究?此外,你们认为在国际合作的层面上,面对哪些主要障碍?是资金、政策还是其他因素?如何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加强合作?」


科恩伯格教授回应指:「对于在座的政界和商界人士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明白科学资讯的自由流通并没任何不妥。简单而言,各个国家的政府不了解的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所有成果都已出版,而且是公开可寻,这就是科学的本质,无论过去和将来都是这样,亦只有这样,科学才能蓬勃发展,以及取得成功。」


斯宾塞博士同意科恩伯格教授的观点,并且指出:「由大学进行的科硏成果本为人人共享,但国与国之间的战略竞争经常会造成人为障碍。」


王晓东教授则说:「那些试图阻止科学合作的人不知道科学是什么,也不知道科学是如何进行的。对科学和技术来说,就是要集思广益。」他认为要努力解决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


科恩伯格教授和斯宾塞博士就律师在大学中的角色进行了简短的辩论。科恩伯格教授认为「律师已经接管了」大学,「让我们几乎不可能在实验室里完成自己的工作」。 这与斯坦福大学在70年代后期开发基因工程时的情况相去甚远,而这情况随后可能出现在全球的大学之中。然而,斯宾塞博士则认为,只要人们不吝啬分享,知识产权就可以帮助传播研究成果。


对此,科恩伯格教授指出,大学需要对知识和需要知识的人才进行长期投资,并为了求知而追求知识,而不是为了验证心目中的特定方案。王教授则认为,对于科学领袖和国家的领导层来说,如果他们希望高科技产业落户在其国家,他们应该为学界成立企业提供便利,以鼓励技术转移。


最后,姚期智教授指出,「科学某程度上已经发展到非常可怕的阶段...... 因为我们进步的速度极快,以致即使是一小撮有知识的人也可能毁灭世界」。然而,如果我们为了好的目的使用科学,就可以消除贫穷,分配财富。


峰会于下午继续举行,包括由2006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奖者罗杰. 大卫. 科恩伯格(Roger D. Kornberg,斯坦福大学温泽医学教授、医学院结构生物学教授)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另外两节专题讨论则分别为「专题四:大国竞争与和平共处」及「专题五: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 完 –


图片说明

专题一「全球化与去全球化」与会者都就全球化或反全球化的趋势提出重要见解。


专题一「全球化与去全球化」讲者:香港欧洲商会主席阿马特(Iñaki Amate)先生。


专题一「全球化与去全球化」讲者:成为资本董事长及管理合伙人李世默博士。


专题一「全球化与去全球化」主持人:前纽约贝莱德集团董事总经理、Apsara Advisory创始人桑晓霓(Henny Sender)。



专题二「泛安全化的风险及对发展的影响」与会者讨论中美稳定关系及建立联系的重要性。


专题二「泛安全化的风险及对发展的影响」主持人:香港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召集人、汇贤智库主席叶刘淑仪议员。


专题二「泛安全化的风险及对发展的影响」讲者: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黄平教授。


专题二「泛安全化的风险及对发展的影响」讲者:美商亚洲集团管理合伙人唐伟康(Kurt Tong)大使。


专题三「科学技术合作和人类未来」聚焦讨论各界合作对科技发展至关重要。


专题三「科学技术合作和人类未来」主持人: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教授。


专题三「科学技术合作和人类未来」讲者:图灵奖得主、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上海期智研究院院长姚期智教授。


专题三「科学技术合作和人类未来」讲者: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资深研究员王晓东教授。


专题三「科学技术合作和人类未来」讲者:史丹福大学温泽医学教授、

医学院结构生物学教授、2006年诺贝尔奖得主罗杰. 大卫. 科恩伯格教授 (Prof. Roger D. Kornberg)。



专题三「科学技术合作和人类未来」讲者: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校长兼教务长迈克尔 · 斯宾塞博士 (Prof. Michael Spence)。


专题讨论的视频可于以下连结收看:

专题讨论(一):全球化与去全球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DHPxejawkk&ab_channel=SouthChinaMorningPost
专题讨论(二):泛安全化的风险及对发展的影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pYjFDtquCQ&ab_channel=SouthChinaMorningPost
专题讨论(三):科学技术合作和人类未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Vsz6DvHjso&ab_channel=SouthChinaMorningPost


关于香港全球繁荣峰会
香港全球繁荣峰会是由一群本地商界、学术和创见领导者发起的组织,旨在提供一个跨板块平台,就影响全球繁荣最迫切的问题,进行坦诚、客观和理性的讨论。
关于汇贤智库政策研究中心
汇贤智库政策研究中心是由一群拥有海外经验仍心系香港的香港人于2006年创立。汇贤智库的核心愿景是促使香港成功转变为知识型经济体系。汇贤智库主要从事政策研究及分析、提出相关长远发展建议以及鼓励公众了解和参与香港特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等范畴。
关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原名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成立于1960年。研究院通过对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安全的全方位研究,发挥咨政建言、理论创新、国际交流和舆论引领职能。多年来,研究院持续被国内外权威机构评为中国最重要的国际问题和中国外交智库之一。